新闻中心

力合科创亮相金博会,“耐心资本”激发金融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1-08 浏览次数:453 来源:本站

  11月7日,为期三天的第十八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本届金博会以“激发金融新动能,助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集中展示深圳金融改革创新成果,为全球范围内政金企搭建多形式、多层次对接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金融创新中心。作为国内金融创新的代表性企业,力合科创(002243.SZ)携旗下基金、被投企业氢致能源和福沃药业亮相,在金博会现场展示了其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创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以及多年来投资孵化的成果。公司以产业应用为导向,通过“孵化+整合+并购”,实现批量科技成果转化与硬科技企业投资孵化的产业培育体系,引起现场金融机构、投资者、科技创新项目团队的广泛关注与深入交流。

  坚守耐心资本初心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力合科创是国内首批创投机构之一,“投早、投小、投硬和全要素孵化”是其投资孵化业务的特色。公司采取“直投与基金并举,早期孵化和产业并购同行”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公司产业体系,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公司参与设立并管理的两只基金——安徽深能力合创新基金和光明力合科学城种子基金在本届展会中备受关注。安徽深能力合创新基金规模约11.128亿元,主要出资人包括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依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泓鑫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投向新能源领域相关优质项目。光明力合科学城种子基金规模2亿元,主要出资人包括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代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深圳市光明区引导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力合科创自有资金,为深圳市首只种子基金,主要投向生物医药和高性能领域项目。此外,力合科创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先行先试,把早期投资前推到了概念验证、中试阶段,发起成立并管理了“国内首只概念验证和中试基金”——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有效对接产业需求,解决企业的“首台套”难题,助力企业跨越“死亡谷”,目前已发掘微灵医疗、深碳科技等19个前沿创新项目。

  持续赋能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力合科创深耕科技创新服务二十余年,目前已累计孵化服务企业4000多家,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完成20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本次展示的科技创新项目氢致能源和福沃药业是其中的代表。氢致能源由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海水制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办,专注于电解海水制氢装备研发及产业应用。目前公司创新性研发了世界首台十千瓦、百千瓦、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备,技术经鉴定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全国冠军,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多家能源支柱型企业落地开展产业应用。福沃药业由深圳市孔雀团队、南山区领航团队领衔,专注于抗肿瘤领域新一代靶向治疗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是深圳极少数几家自主研发、中美双报、在进入临床阶段后在中美独立开展临床研究的国家1类新药研发企业。公司创业9年以来,建立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发现平台和独具特色的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并基于此平台构建了包括10多个国家1类创新药在内的产品研发矩阵,适应症覆盖多个实体瘤和自体免疫疾病,目前已有两个自研创新药产品处于中美临床阶段。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产品FWD1509、乳腺癌产品FWD1802计划分别于2026年和2027年申报新药上市(NDA)。在金博会现场,力合科创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坚守耐心资本的初心,以及“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理念,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优势,服务好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等科技创新全流程,为创新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人才、载体、产业应用场景等创新链要素。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文穗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力合企业会公众号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近日,零次方正式发布“全模态”具身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具身智能模型训练普遍存在的“数据模态缺失、数据采集流程繁琐、任务数据管理繁杂、模型训练推理部署门槛高”等难题。方案涵盖了“全模态”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模型训练、模型推理方案。▲ 解决方案图示面向未来3-5年具身数据需求设计  零次方的全模态数据架构具备双重核心优势:  维度兼容性:全模态数据高维数据可自然降维生成任意子模态数据集(如剥离力触觉获得纯视觉-关节数据),兼容现存所有算法范式的训练需求。  价值持续性:预设传感器冗余通道,集成工具标注对齐多模态数据流,为正在演进的VLA、跨模态对齐、物理因果推理、世界模型等等未来3-5年可能涌现的具身模型提供燃料。  这种前瞻性设计能兼容当下技术生态、支撑长期算法进化的“高维数据基座”。此外,零次方的“全模态”数采人形机器人 ZERITH-H1,兼顾零次方的全模态数据架构设计,实现全模态数据采集与落地。“全模态”数采人形机器人ZERITH-H1  “拟人”身体架构,“超人”活动范围:ZERITH-H1采用高度拟人化的上肢结构设计,其关节自由度布局严格参照人体工学,并显著扩展了关节活动范围。特别设计的升降柱式构造有效抬升机身,大幅消除腿部空间占用,最终实现超越成年男性的灵活操作空间。  高维度“全模态”传感器设计:为应对具身智能模型训练普遍存在的“数据模态缺失”问题,零次方机器人在Zerith-H1设计阶段即整合了各种模态的传感器,可实现对二维视觉信息、三维空间信息、关节信息、力触觉信息、声音信息的“完整”模态信息采集。  特别的是,针对于力触觉感知部分,ZERITH-H1搭载了触觉夹爪,集成了高分辨率视触觉传感器,实现对抓取力触觉的精准感知。零次方在视触觉传感器方面技术积累深厚,源于清华AI&Robot实验室。实验室曾提出过超越人类触觉感知水平的超光谱视触觉传感方案,相关视触觉成果多次获ICRA、IROS Best Paper Finalists、多次在T-RO、Soft Robotics、T-MECH上发表相关研究。  低延迟、高动态响应的遥操系统:为了进一步满足实时同步操作的需求,零次方将机器人与采集者通讯延迟无限推进至零延迟,实现“孪生式”映射同步感知;同时整体设备连续运行时间超过4小时,满足长时间不间断的数据采集需求。VR APP快速构建物理世界与虚构世界交互通道  基于主流vr设备自研ZERITH-VR APP,实现遥操作设备与机器人本体、具身数据管理平台超低数据传输延时。同时通过“一键式”设备连接、“引导式”数据采集工作流,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复杂任务数据采集能力,确保数据收集质量、提升数据采集效率。具身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将采集的多元化数据,转为即用型训练燃料  针对数据采集任务多样、采集流程繁杂、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等需求,零次方自研具身数据管理平台用于数据全流程管理,依托自身开发模型的经历,通过数万次的数据采集与测试,不断测试数据管理平台易用性,现正式对外推出具有:对具身任务数据分类、清洗、标注、检索等模块化高易用性的具身数据采集管理平台。集成高效训练与部署工具链让训练与场景落地更迅捷、更简易化  同时,为让用户可快速、便捷式将数据集应用于模型训练,零次方数据平台设计兼容主流开源算法框架的标准化接口(如ACT、Diffusion Policy、DP3等);数据接口兼容对基座模型(Pi0、GROOT、ZERITH-V0等)的后训练(LORA、Fine tuning、RL等),提供符合许可证要求的快速训练接入能力。在模型训练过程,零次方深度集成AI训练工具Swanlab,实现对模型训练的全过程记录、实时监控、数据可视化与批量实验分析,帮助用户科学调参、管理历史训练实验数据,高效迭代自己的具身智能模型。  在模型推理上,机器人最高可选500TOPS算力主机,集成易用部署的框架,优化推理效果,实现丝滑动作执行,真实可见的在场景中的落地效果。  整体而言,零次方的“全模态”具身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创新的ZERITH-H1硬件采集平台、易用的VR操控与数据管理软件,以及深度集成的训练推理工具链,在业内率先构建了一个“从数据到动作”的完整闭环。  它直击机器人智能化训练中数据模态缺失、采集繁琐、管理复杂、训练部署门槛高的核心痛点,以高维、兼容、可持续的数据基座,为当下及未来的具身智能模型研发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  转载自Zerith零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