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长江力合运营的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在岸创新中心正式开放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728

 6月28日,湖北长江力合科创有限公司(简称长江力合)运营的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在岸创新中心正式开放,首批13家企业签约入驻。签约会上还签署了在岸中心运营、基金合作等协议。微信截图_20240701090451.png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杜海洋,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钱德平,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潘青煜;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运营总监杜三湖;力合科创董事长、总经理贺臻,副总经理杨姝等领导和企业家代表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杜海洋对签约入驻企业表示欢迎,介绍了光谷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若干做法。他说,中国光谷是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始终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职责,担负着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使命。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光谷正持续完善科创供应链,串联起从科研成果、人才、资本、产业化等关键要素,持续提升对企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希望更多企业关注光谷、扎根光谷,共同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贺臻表示,长江力合运营的在岸创新中心得到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和长江产业投资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光谷优越的营商环境以及为科创供应链配套的系列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科技企业。以本次开放活动为起点,在岸创新中心将继续集聚科创资源,利用好概念验证基金和产业基金抓手,成功转化落地适配光谷、武汉以及湖北产业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

 清研环境、清力技术等首批入驻企业代表做了项目情况介绍。这13家入驻企业主营业务“高精尖”,发展方向与世界光谷建设高度契合,拟在光谷开展研发、市场经营。

 力合科创深度参与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体系“天网”、“地网”平台的建设,将加速科技、人才、资本、载体、场景等创新要素在湖北的有效流通,通过强化科创供需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在岸创新中心运营、人才培训等有力抓手,实践力合科创轻资产运营新模式,与各方携手共同推动湖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力合企业会公众号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刊发了《“AI医生”上岗,看病将发生什么变革?》,报道了力合科创投资孵化企业深圳津渡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津渡生科”)。  区别于传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检测,津渡生科采用非侵入方式,通过自主研发的生物医学AI智能分析系统,从微量血液样本中即可解析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使疾病预警窗口期显著前移,进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及公共卫生成本。  津渡生科的GeneLLM™️ 生物科学大模型像一位“生物侦探”,从万亿级RNA分子信号中捕捉疾病的隐匿线索。这项技术不仅让阿尔茨海默病(AD)的预警从“大海捞针”变成可计算的科学命题,更推动生命科学研究从“假设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历史性跨越。  津渡生科致力于提供一站式 AI 生物科学研究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多组学大模型 GeneLLM™️ 已完成15亿参数规模预训练,学习超3.5万亿碱基序列的深层规律,深度融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全维度生命数据,构建可计算的生命系统模型。以 GeneLLM™️ 为核心的一站式生物科学研究平台—— Bioford™️ ,将开创“AI for Science”全新范式,平台深度融合基因组学、AI算法与生物信息学,构建从基础科研到产业落地的全栈解决方案。  未来,力合科创将为津渡生科等投资孵化企业持续赋能服务,助力他们突破 AI+ 生物科学的技术边界,为生物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创新动力,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