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布时间:2023-08-04 浏览次数:458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章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文章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作出战略部署,要切实落实到位。第一,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第二,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优化细化改革方案,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第三,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近年来,我国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成一批大国重器,基础研究支撑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从根本上破解“两头在外”问题还任重道远。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第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仍有明显短板。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第五,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当前,国际科技合作面临少数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和挑战。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我国要坚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扩大基础研究等国际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第六,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开展基础研究既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励。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力合企业会公众号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6月5日,传化化学广东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力合科创(佛山)科技园举行。传化化学总裁屈亚平、力合科创(佛山)创新中心董事长涂晓鸣出席并为研发中心揭牌。该研发中心是落户在科技园的新材料领域重大平台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成立足纺织、造纸、新材料等领域,集研发、应用、分析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研发机构。传化创于1986年,经过38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多元化多品牌全球化的产业集团。布局传化化学、新安化工、传化物流、传化科技城,传化农业等业务,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五十三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81名。传化化学是传化事业的起源,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涉及纺织、电子、造纸、塑料、新能源等众多应用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丰富多彩的化学产品。在全球布局的7个生产基地和20多个复配仓储基地,市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立足打造全球领先的功能化学品和新材料科技公司。传化化学广东研发中心2023年10月在科技园启动建设,研发中心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设有多个功能完备的科研实验室,拥有一支由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组成的研发队伍。该中心是集研发、应用、分析、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也是传化化学面向华南市场加速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区域客户提供专业快捷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平台。同一天,位于三水的传化化学华南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建设,传化化学总裁屈亚平表示,传化化学广东研发中心与传化化学华南生产基地遥相呼应,构建起了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双引擎,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传化在华南区域市场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广东研发中心是传化历经多年系统谋划,重点布局的新型研发机构。”屈亚平介绍,广东研发中心是传化化学全球5大研发中心之一,是面向华南区域以及海外市场的桥头堡,该中心的正式启用是传化化学坚持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极大地提升了转化在华南区域对客户技术服务的快速响应,解决方案定制、协同创新、产学研融合、技术交流和培训等方面的能力。未来,传化化学广东研发中心将抢抓佛山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市的历史机遇,持续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能级跃升。创新平台一直是科技园创新链条中最为关键、最为活跃的基础支撑,也是科技园积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洼地的优势所在。传化化学广东研发中心的启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科技园科创服务能力,夯实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完善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链,提升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成色。目前,科技园立足佛山,围绕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链接海内外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引进聚集了包括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等众多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投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逐渐形成引领带动效应,助力科技园以科技创新服务佛山产业创新。下一步,科技园将继续围绕佛山产业发展需求,提升服务效能,链接集聚更多创新平台资源,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研发转化,着力把科技园打造成为推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基地,高端人才聚集的重要洼地,行业前沿技术的创新高地。揭牌仪式后,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参观了传化化学广东研发中心展厅及实验室,并作了深入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