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企业

力合科创(优科)创新基地

发布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4290


25万㎡深惠融合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基地

 力合科创(优科)创新基地是力合科创在惠州市打造的深惠融合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基地位于深莞惠交汇处——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占地面积12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力合科创(优科)创新基地秉承“源于清华,创于深圳,服务惠州”的宗旨,依托力合科创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及平台资源,通过融合深圳、东莞、惠州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资源,构建“加速器产业园区”全要素培育体系,为高成长期的电子企业提供精准的科技创新服务,助力入驻企业实现技术升级、模式升级、资本升级,提升入驻企业综合竞争力。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向,力合科创(优科)创新基地聚集了一批电子信息、5G通信设备及工业物联网、智能装备智造、大健康、智能骑行装备等重点产业项目,致力于惠阳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加速器平台

创新要素本地化培育

       力合科创(优科)创新基地全面聚焦加速培育功能,目前园区已与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紫荆同学会共建力合优科研学基地,与惠州学院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同时,聚焦园区产业定位,已与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等签订合作协议。着力从政策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等本地化创新要素中促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6大产业优势

全资源助力企业成长

 力合科创(优科)创新基地以区域性产业集群为导向,充分利用企业的产业链、供应网、客户群、资本运作、服务体系等形成6大独特产业优势,通过阶段性需求满足,助力企业成长。

品牌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世界500强企业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员企业,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股上市公司。

区位丨深圳、东莞城市向东辐射的桥头堡

      惠阳镇隆,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几何中心,是惠州对接深圳、东莞的“桥头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辐射第一圈层,是深圳都市圈深汕发展轴和深莞河发展轴的重要结合部。

交通丨立体路网,60分钟畅达深莞惠

      一机场双城轨三高铁三高速多维交通,机场通航国内39座城市,省会覆盖率达80%以上;高速、轻轨、高铁接驳深莞,便捷通达大湾区核心城市。

配套丨一站式醇熟配套,缔造产业创新高地

      毗邻高尚人居住宅社区、高端医疗教育资源、T-PARK购物广场、天益城商圈,营造优质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产业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全省第三

      TCL、亿纬、德赛、硕贝德、龙旗、LG、索尼、科锐、旭硝子、海格电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布局,产业链资源高度集中。

协同丨共建大湾区智能产业核心承载区

      立足惠阳(镇隆)人工智能产业园,协同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惠州市(惠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对接高新产业辐射、导入高端制造,构筑三位一体产城高度融合的产业创新发展极核。





8大产业服务

全链条赋能企业发展

      力合科创(优科)创新基地专注创新产业服务,有效聚集创新产业链的技术、人才、载体、资金等要素价值,针对入园企业提供8大科技创新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升级、模式升级、资本升级,全链条赋能企业发展。

图片1_副本.png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力合企业会公众号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今年7月8日由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正式叫停“先保荐再直投”模式。但同时,监管部门又给开了条新道,在设立直投基金、合规风控等方面首次作出具体规定。   券商直投扩容   新规出台,将加速券商直投的扩容。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院傅喆表示,证券公司申请直投试点资格必须满足三项要求,其中包括公司分类评级需为B级或B级以上,最近12个月净资本不低于15.00亿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担任股票及可转债主承销的项目在5个以上,或股票、可转债主承销金额在100.00亿元。   根据证监会2011年7月14日发布的201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2010年净资本以及公司过往3年承销业绩。按此规定,将有20家券商有望跻身直投行业。主要包括国都证券、长城证券、中原证券、南京证券、浙商证券等。   由此可见,在目前IPO已经出现放缓的情况下,券商直投的扩容,将加剧该行业的竞争。   当券商PE遭遇券商直投   竞争不仅来源于此。   《指引》对券商PE也进行了规定,其中提及直投子公司可以设立直投基金进行投资。直投基金资金应当以非公开方式筹集,筹集对象限于机构投资者且不得超过50人。此前参与过国信证券直投项目的潘剑称:“这意味着券商直投业务正式完全放开”。   今年5月底,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便已开始试水,成为首家获得PE基金业务资质的券商。   据了解,中金公司首只获批基金定名为“中金佳泰产业整合基金”,规模约为50亿元,该PE基金除了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外,还会参与以购买资产为目的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   但值得注意的是,券商PE的开闸,与券商直投的平行运行,势必导致券商内部直投与PE间的内耗。   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称,中金公司的中金佳泰产业整合基金的管理机构与中金公司全资直投子公司中金佳成,将来一定会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因此,证监会在当前出台该《指引》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此作布局。   同时,从《指引》中也可以看出,证监会对券商PE基金持谨慎态度。《指引》规定:首只直投基金运行满1年的,证券公司应当对其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并向证券公司注册所在地证监局提交评估报告。首只直投基金经评估运作良好、符合各项要求的,直投子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管理能力,设立多只直投基金。   由此可见,首只直投基金成立后,还需满足特定要求才可被允许设立多只基金。   对于券商而言,券商PE基金的开放,使其角色将由此前的LP(有限合伙人)转换为GP(普通合伙人)。两者的区别在于,此前的直投业务仅能使用券商的自有资金来进行股权投资,且投资上限是证券公司净资本的15%。而设立了PE基金后,券商可以向特定机构对象募集资金、并作为基金管理人来进行PE投资。   因此,兴业证券(15.03,-0.36,-2.34%)分析师张颖表示,此次《指引》对直投业务的定位由重资本业务向轻资本业务转换。券商在整个投资生命周期中,收入来源更为多元化,包括管理费、业绩提成、保荐费用及自有资金增值等。   同时,大智慧(14.39,-0.38,-2.57%)某分析师向记者透露,第二批PE基金名单将在当前已经拥有直投资格的券商中选取,其中中信证券(12.08,-0.12,-0.98%)的可能性最大。   传统创投遭冲击   券商可成立PE基金,这一新规让传统创投企业略感凉意。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傅喆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里,现有券商直投机构从事股权投资资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券商直投机构由最初的11家增至33家,注册资本共计216.1亿元,可用于股权投资的资金量约为461.16亿人民币。   但作为传统创投业人士而言,他们对此颇感压力。飞利浦创投董事总经理黎平坦言:“创投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同时,目前市场上的项目很有限,券商的介入,有可能会推高整个行业市盈率,产生更大的泡沫。”   不过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友忠则表示,会有冲击但不大。他认为:“创业行业并非钱多就可以做的。”同时,陈友忠也指出,目前中国的PE市场在全球排名第二,如果券商所成立的PE基金够专业,那么对整个行业而言,是良性竞争。